淞沪是国内最早引进洋人汽车的地方,它是在1902年由匈牙利人带过来的,一开始它只有两辆,可是过了十年,

        到了1912年,淞沪市就已经有差不多两万辆汽车了,这个时候汽车,也是逐渐在全国都开始变得流行了起来,逐渐成为了上流社会人们的出外和显耀的交通工具。

        至于中产阶级,大学教授,和有名气的学者,以及富商,军官之类的阶层,也是逐渐开始有钱可以购买到汽车来进行出行。

        不过那个时候的汽车全部都要依赖进口,就连一辆再普通的福特牌汽车,在淞沪的价格也高达差不多3000块大洋,换算成现在的价格,几十万元。

        到了30年代,在一升汽油价格就高达四五毛钱,等于现在的五十多元。

        但是十分讽刺的事情,则是当时像福特这样的汽车,在海外的欧洲列强国,和发达的米国那一边,只是十分普遍的日常用品,很多工薪阶层都能够消费的起,

        其主要原因是福特汽车公司,把汽车产业变化成为了流水线化工业大生产的结果,比如十分廉价的福特T型车。

        美国福特汽车1908年开始量产的轻便型家用车,也是世界上第一辆采用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汽车,由于新技术大幅削减了生产成本,所以价格和造车的成本都是极低,

        1913年刚开始生产的T型车的最初价格是800多美元,比与同时期竞争的车型2000到3000美元的价格,要便宜太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