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钱夫子有这份心思,他理应感谢才对。
把夫子的话带到,又确定妹妹在柳家适应良好,叶长盛两夫妻也没留太久,坐了大半个时辰就起身告辞,没留在柳家吃饭。家里守孝不适合做荤腥的东西,拿不出好东西招待人,两夫妻提出要回家,柳云帆也没强留。
秋收已过,家里又在守孝期间,又恰逢两人新婚,暂时没什么事情做。所以用完午膳,征得了柳云帆的同意后,叶清函跟着他一起进了书房。
她觉得自己的运气挺好的,穿到一个性子好又识字的人身上,这让她不用想办法让自己先‘识字’再表露自己识字的事,而且她还从叶长盛那里得知原主曾让他帮忙找过农书,如此一来她看农书,而后展示慢慢展示自己上辈子所学的知识,便不会太突兀。
有叶长盛早上的铺垫,如今叶清函跟着进书房,并不会显得太突兀。不过,柳云帆觉得他这边的书,不适合叶清涵读,“我这边除了启蒙书籍,就是四书五经等科举方面的书籍,你怕是没兴趣看。”
这年头平头百姓家想读书很难,他并不是从小就读书的,而是自己先通过民间杂字书《新编对象四言》识得了一些字,而后被里老发现他有读书的天赋,特意找上父亲,让父亲无论如何都要送他读书。听说他有读书的天赋,父亲高兴得很,可当时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付不起束脩,并没立马送他上学。
就这样又过了两年,直到家里条件好些了,父亲才把他送进乡学读书,那一年他已经十二岁。他用了两年时间把启蒙方面的书籍全部读透,十四岁开始读四书五经。
读书费钱,他想早日科举出仕,加上他本来就晚读书,所以就专攻四书五经这些科举的书籍,几乎不看跟科举无关的书,书架上自然鲜少有其他方面的书籍。
叶清函摇头,表示自己跟着进书房不是为了看书,“我跟你进来,是想跟你聊聊。”
柳云帆没想到她跟着进屋是这个目的,“你想聊什么?”
“我想知道你在学业上是怎么打算的?”虽然才相处几天,但她看得出来,柳云帆现在的状态并不是很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