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若璧之所以去专程找上重熙而非旁人,这里面也是有讲究的。
其一自然是看重重小侯爷与皇帝少有情谊、私从甚密,其二,也是最重要的是,瞧上了重熙身后的徐国大长公主。
徐国大长公主是先光宗皇帝同母妹,正宫嫡出的大长公主,靖宗与今上的嫡亲姑姑,德康公主的亲姑祖母,洛阳的皇室宗亲里最有资格、能名正言顺地插手先靖宗与今上后宫中子嗣事的宗室代表人物……更重要的是,她与慈宁宫皇太后的姑嫂关系非常恶劣,几乎是水火不容。
据说先光宗皇帝做太子时,太后嫁到东宫,与徐国大长公主间就已经有些开始互相看不大顺眼的别苗头征兆。徐国大长公主以幼年丧母故,皇帝怜惜,自小被优容以待,养成了极其骄纵的个性。
后来光宗皇帝即位,遍阅美色,太后专注于在后宫中搅风弄雨,斗遍东宫斗西宫……而光宗皇帝又极其溺爱幼妹徐国大长公主,故而在这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太后与徐国大长公主的斗争中,都是徐国大长公主占尽上风。
转折发生在徐国大长公主与太后争锋,为了给太后添堵,与元淳贤太妃和淮南王一脉搅合在一起后。光宗皇帝晚年,东宫与淮南王、张宋两家与重家的斗争日益激烈,彼此间几乎完全撕破了脸皮,最后以光宗皇帝驾崩后传位于太子终。
自此,两边局势胜负倒转。
太后先前把那口气憋了多久,靖宗皇帝登基后,就从徐国大长公主和元淳贤太妃那里讨回了多少。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人也不能高兴得太厉害,后来靖宗皇帝登基后两年而崩,也不知算不算得上太后另一种意义上的“乐极生悲”。
但总之,这件事情被重小侯爷知道了,就意味着被他身后的镇北侯府与徐国大长公主知道了……以太后与徐国大长公主的的恶劣关系,太后绝对是要急着赶着在徐国大长公主拿此事大做文章、大扬其威前,将这件事毫不拖泥带水地处理个干干净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