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五臓之JiNg气虚,而发声之如是也。微者,声气衰微也。终日复言者,气不接续也。《伤寒论》曰: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

        14.“衣被不敛,言语善恶”,就是被子不盖了,衣服也脱了,讲话就随便乱骂人。

        15.“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我们在临床上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b如有人的大肠堵到了,燥气很多。中医认为膈是分清浊的所在,如果大肠的燥气往上跑,超过横膈冲到脑部去了,人就开始神昏,就乱骂人,有的人还跑到墙上去唱歌,他自己也不知道,昏头了,一看就是浊气上升了。这种情况是有处方治法的,一副药就好了,很快。

        *神明者,五臓之神气也。语言善恶不避亲疏者,神乱而谵语也。上节论正气之盛衰,此论邪气盛而正气昏乱。

        16.“仓廪不藏者”,所谓不藏,就是胃和小肠本是仓廪,如果人吃下去以後吐掉或者马上大便排掉了,这都是肠胃不收纳,都是不好的。一般来说,吃完就吐掉,代表胃里有东西堵住。而吃完就拉,小肠本身是火,很热,东西吃下去应该由小肠消化掉,结果没消化掉而直接排出去,代表小肠冷。我们马上可以辩出寒热来。为什麽要去辨寒热?因为开处方时遇到热症要开寒药,遇到寒症要开热药。

        17.“是门户不要也”,首先你要有个概念:汗尿同源。

        我们饮水入胃,水在胃里马上就散掉,经过三焦系统分布在全身。而食物吃进去以後会到小肠里,小肠把它热化後变成残渣进入大肠,这时大肠里只有残渣和水。小肠是很热的,大肠围绕着小肠,大肠里的水因小肠火在下面烧而气化往上走,回头进入肺,这是汗的来源。所以当你运动时流的汗是清白的,这是肺汗/魄汗。

        五臓的中间有横隔,浊气上不去,只有清气能够上去。所以我们平常汗流出来都是很清楚的。如果流出来的汗是尿味,那就是有病的,例如尿毒症。

        如果你没有流汗,这个水就会停在肺里。当你继续不断吃东西,肺臓收到了这些乾净的水以後,会往下流到肾里去。肺是金,肾是水,这就是五行里的金生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