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鲁克先生盯了我好几秒,才伸出手:“你父亲说,你在英国学成归来,对石油经济相当熟悉。”我赶忙谦称只是一知半解,愿意效劳。他点点头,转向父亲:“我们那边的想法是,英苏美三方势力里,英国对我们的石油最感兴趣,他们经营这里已久,不会容忍我们轻易国有化;苏联则想从北方渗透,扶植共产势力;美国……暂时还在观望,但他们也不会任由伊朗倒向苏联。这种局势看似复杂,实际上可以利用大国间的矛盾,为自己谋取利益。”他不动声sE地看了我一眼,“阿里,你在国外接触过美国人吗?或许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谈判空间。”
我迟疑了一下,回想留学期间遇到的几位美国同学,还真有一两个後来去了政府部门工作。但我也知道,美国虽然崛起为世界强权,表面态度较开放,但一旦涉及石油利益,他们不见得就b英国好对付。“我只认识些普通朋友,未必有用。不过若真需要,我可以尝试联络看看。”
法鲁克露出思考的神情:“也好。接下来我们筹组的改革派势力,迫切需要外部支持。否则,一旦触及英国人的核心利益,只怕Zb1an、暗杀都不是危言耸听。英国人与以前的沙俄一样,可不是省油的灯。”
听到“Zb1an”一词,我脑中突然冒出许多骇人的画面:街头坦克、军队叛变、领袖被抓……但我不想被恐惧压垮,依然咬牙说:“我明白,若国家要真正站起来,就得摆脱长期依赖。我愿意尽力。”
萨米尔这时轻咳一声,补充道:“不仅是英国,美国也极度关注伊朗这块战略要地。他们忌惮苏联赤化中东,会不惜代价拉拢伊朗。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他看向父亲,“至於国内,我们必须先确保能在议会里推动法案,逐步让石油收益归属国家,建立本土化的石油公司……这计画很大,需要一步步来。”
父亲缓缓点头:“若计画成功,伊朗将真正成为一个自主强国。只是……”他顿住了。我心知肚明,他担心的正是西方势力的g预。
就这样,这一夜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政治暗流的震撼,也隐隐感到自己将被推往漩涡深处。
同一夜,远在欧洲的某座废墟城镇。
一位身穿美军制服的情报军官悄然走过断瓦残垣,将一份文件交给等在墙角的英情人员。两人动作迅速,短暂对话後便各自分开。那英国人望着文件上的几行字,露出冷峻笑容。纸上写的是:“波斯伊朗局势评估:苏军并未全部撤离,民族派势力企图与美国暗通款曲,英国在当地的石油利益恐将受到挑战。”简短几句,却暗示了新的角力即将开场。英国人捻灭烟蒂,快步离开废墟。他要立刻把讯息送往l敦,让上级明白:绝不能让伊朗就此滑出手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