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封侯 >
        至于孤儿,以十七岁为界,十七岁以下,则要住在慈幼院,由朝廷负责他们食宿衣物,安排他们读书学习技能,十七岁后安排进朝廷的工场做事,以上的方案大家有没有反对意见?”

        陈庆看了众人一圈,点点头,“如果没有反对意见,那么就照此方案执行!”

        这时,徐先图举手道:“陛下,微臣有话要说!”

        “徐相国请说!”

        “在昨天陛下下发的章程中有一条,就是关于接受民间捐钱,陛下能否再详细说说。”

        陈庆点点头,“其实民间捐款一直就有,很多大户为了获得勋官,就用捐粮捐钱的方式,只不过以前是一直捐给官府,但这次不是,这次是单独成立一个机构,但这个机构也碰不到钱,钱是存在柜坊。但机构有审批权和监察权,所以它隶属于御史台比较好。”

        “那民间的捐钱又该怎么用?”徐先图又追问道。

        陈庆微微笑道:“徐相国是担心捐钱和朝廷拨钱重复了,其实不然,比如说,一个残疾孩子被父母遗弃了,朝廷肯定不允许,要追责父母,那么这个被遗弃的孩子当然不能算孤儿,慈幼院就算收容也无法养活他,这个时候就可以申请动用捐助的钱。

        如果这还不够明确,那么朕再举一个例子,比如一些民间办的福田院和慈幼院,我们要支持,但怎么支持?朕觉是用捐助的钱来补助比较实惠,就是一句话,民间捐钱的意义就是拾遗补缺,官府做不到的事情由它们来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