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万氏的焦急,清荷却很淡定从容,她轻声安慰万氏:“娘,他家卖的是面,咱们家卖的是粉,这里头的东西不一样,喜欢吃粉的人还是会来咱家摊子的。“
“而且他家没偷没抢,自己琢磨出来的口味,是人家自己的本事,咱们也不能说什么。”
“可是咱家马上要盖房子,盖房子花费大,每个月的进账少了,缺了钱你弟弟念书咋办哟!”万氏还是担心。
家里刚买了地,下个月就要盖新房,清文又在念书,先前的银子花得都差不多了,如今酸辣粉的生意就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没事的,娘,咱家的摊子上也不能一直只卖酸辣粉,只卖一样吃食,再好吃的东西也会吃腻的。我准备再推出一种新的吃食,还是用红薯粉做的。”
清荷看了看万氏,见她仔细听着,继续说:“娘,你别想太多了,反正啊,只要别人不会做红薯粉条,咱家的生意就不会断的。”
万氏不过一时慌了神,这会听清荷一说,明白女儿心里有了应对的法子,心下顿时踏实了许多,她伸手摸摸清荷的头发,心里觉得很欣慰:“家里幸好有你在,要不然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娘,只要咱家里是一条心,没什么事情过不去的。”清荷靠在万氏怀里,贪婪地享受着母亲的温暖。
吃食容易被模仿,这是清荷早就想到的,长年跟灶台打交道的人,吃到好吃的,细细
品味一番,大多都能做出个六七成相似。
但食客的嘴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别说做出六七成相似,就是只差一成,有些人也是能吃得出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