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点头,表示会认真练习。
白簪走到朱瀚面前,感激地说:“王爷,多谢您对白榆的教导。这孩子能有这样的机会,真是他的福气。”
朱瀚微笑着说:“白簪,不必客气。白榆是个好苗子,我相信他一定能学好‘步盘术’。而且,这‘步盘术’不仅对白榆有益,对咱们大明的每一个人都有好处。”
白簪点头:“王爷说得是。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学习‘步盘术’,让大明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众人散去后,朱瀚和朱标回到书房。朱标坐在桌前,若有所思地说:“皇叔,今日学习‘步盘术’,让我对‘稳、直、收’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觉得,这不仅是走路的准则,也是为人处世的道理。”
朱瀚赞许地看着朱标:“标儿,你能有这样的感悟,很好。为人处世,就如同走‘步盘术’,要站得稳,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动摇;要走得直,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要收得回,懂得适时进退,不盲目冲动。只有这样,才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立足。”
朱标认真地点头:“皇叔,我记下了。我一定会将这些道理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成为一个像您所说的那样,站得住、走得直、收得回的人。”
朱瀚欣慰地笑了:“标儿,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你身为太子,未来的大明江山将由你掌控。你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大明的兴衰。所以,你更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修养。”
朱标神情庄重地说:“皇叔放心,我定不会辜负您和父皇的期望。我会努力学习,为将来治理好国家做好准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