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瀚闻言,心中一沉。他轻声道:“老丈所言,我等铭记于心。此行便是为了体察民情,将真实情况上达天听。二位放心,大明江山不会坐视百姓受苦。”
老者听罢,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颤巍巍地站起身,向朱瀚与朱标深深一揖:“二位公子若能为我们这些苦命的百姓说上几句公道话,那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啊!”
朱标连忙上前扶起老者,诚恳地说道:“老丈言重了,我们身为皇族,为百姓谋福祉本是分内之事。请您放心,我们定会将这里的情况如实禀报给父皇,寻求解决之道。”
这时,一旁的一位中年妇女也忍不住插话进来,她的眼中含着泪光:“二位公子,我们这里的孩子们,因为连年饥荒,好多都吃不饱饭,瘦得皮包骨头。您看看这些孩子,本该是活泼乱跳的年纪,现在却连跑都跑不动……”
朱瀚闻言,心中更是酸楚,他环顾四周,果然见到几个面黄肌瘦的孩子,正用渴望的眼神望着他们手中的水碗。他连忙将水碗递给最近的一个孩子,温柔地说:“孩子,喝吧,这水很甜。”
孩子接过水碗,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仿佛那是他喝过的最美味的甘露。其他孩子见状,也纷纷围拢过来,眼中闪烁着同样的渴望。
朱瀚见状,对朱标说道:“殿下,我们必须尽快将这里的情况上报给父皇,同时想办法为这些孩子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朱标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瀚王叔说得对,我们不能让这些无辜的孩子继续受苦。回去后,我会立刻起草奏章,向父皇详细汇报这里的情况,并请求他拨发赈灾粮款。”
朱瀚补充道:“此外,我们还可以动员一些富商和士绅,捐资捐物,帮助这些百姓渡过难关。人心向善,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地为百姓着想,总会有人愿意伸出援手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