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长安好 >
        湛侍郎:“门下省那位东台侍郎。”

        “魏叔易?”褚太傅又问:“是圣人的意思?”

        湛侍郎不置可否:“倒是未有明言……他午后奉圣令去往户部办事,便也提到了此事……如今谁人不知东台侍郎魏叔易愈发得圣人倚重,其人言权之重,仅在马令公之下而已。”

        换而言之,魏叔易的话,在一些时候,是可以当作圣人的意思来听的。

        筹备军饷这种事,本也是要做的,无非分个轻重先后而已——早朝后,依着他们户部尚书大人的意思,或要先行处理韩国公李献的军饷催报,毕竟这则催报是跟着捷报一同送回来的,早朝之上圣心大悦的态度也是明摆着的。

        但午后,那位魏侍郎亲自来了一趟,提到了江都的军饷,又详说了此中轻重区分:“……说是海战与陆战又有不同,譬如将士一旦出海便是多日不归,在粮草及时协同储备之事上的要求便更高一些。再有一点,入了秋之后海上很快便冷了,海上的将士们要比岸上的更早过冬,棉衣等御寒之物务必提早备妥,否则定会延误战事……”

        湛侍郎大致复述罢,又道:“从我们户部离开后,那位魏侍郎似又去了一趟兵部……”

        大约也是为了江都的兵械补充之事。

        总之,这位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帝心的魏侍郎既然开口了,他们户部不说如何优先偏待江都军饷之事,多斟酌、多上些心是少不了的。

        官场之上么,正值钱粮紧张之际,各处催要军饷,朝中有人帮忙上心盯着是一回事,没人帮忙盯着便又是另一回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