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呢?”袁忠插嘴问道。

        “礼仪、古训肯定要学。礼、乐、射、御、书、数,这些要简化学习。另外如盖房子、做车辆、造木船、种田、水利、医药等,这是对现实社会极为有用的学识与技术,应该进一步鼓励、推动学习。”士颂回应道。

        古代读书人,一向以研究五经学说为荣。至于工匠、医药,那都是略低一等,甚至几等的工作。

        现在士颂说得诚恳之余,又带着不容分辩的语气,袁徽等人想着并不是自己去学,也可以接受这样的言论。

        “这样做,是要让学子们能够多有所长。”袁徽思索后,捋着胡须说道。

        “老师所言极是。学子们的兴趣爱好,也未必都是一样的。这样的话,社会中的人们就都有一技之长。况且对于学习,未必只有当官这条出路。”士颂赞同着说道。

        饱学儒家经典的袁徽,即便心中未必看得起劳动人民,但对于人尽其才的观点,他也是接受的——毕竟,不可能人人都只是捧着木牍、书卷,而不顾其它生计。

        袁徽这样的读书人,心中的价值观是要做人上人。

        那么,读书人对现实中的工匠、医药等人员,认为当然是需要而必不可少的,也才能更好地凸显自己的身份。

        几人做着交流,已经到了郡府旁边的官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