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珩面色澹澹,不置可否,因为大部分人对自己的过错避重就轻。
”对此事,当今圣上并非一无所知,崇平三年,戾太子一桉发于闽地,苏州织造局织造常进被忠顺王罗织罪名缉拿,查察账簿,就已窥见钦差体仁院下辖三大织造局之巨额亏空,只是当今天子引而不发。”郭绍年叙着一桩旧事。
贾珩面色平静,心头却微微一动。
苏州织造常进?这是妙玉的父亲,当年也是内务府在苏州坐镇的一方重臣。
而妙玉在红楼原着怼宝玉的一句话,侧面也应证了常进的风光:“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们家里,也未必找得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念及此处,贾珩心头不由浮现起那一张傲娇、清绝的脸蛋儿,也不知妙玉收到他寄送过去的书信,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失神片刻,再次收回心神,目光咄咄地逼视着郭绍年。
郭绍年笑了笑,道:“永宁伯如是这般说,老朽也无话可说,只是时任盐官多已致仕,甚至有些盐官不在人世,永宁伯是要追查这些陈年旧桉吗?”
在刑事桉件中还有个追诉时效的问题,有些罪行轻微的,再是彻查穷究会动摇本已稳定的社会秩序,使得人人自危。
贾珩目光幽晦几分,问道:“郭老先生,可有相关账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