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迅速理清了自己的思路。
纪磊和常贝两个人已经对竹刻作品,做了多方面的评价。自己如果说同类的观点,难免让人瞧不起。所以他决定用买古董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把这东西贬到土里去。但是褒贬也要有理有据才行。
他不急不慢的说道:“诸位都是行家。我初学乍练,若是有说的不对的地方,大伙就当听个笑话。
刚才纪同学说了这件竹雕的技法,我也先从这里入手。”
他的话一出口,常贝心里就有些轻视,典型拾人牙慧。
周围一帮老人,没有急着表现出自己的心思,仿佛是真的很认真的在听沈瑜接下来的讲解。
“这件松下老人竹刻笔搁,作者综合运用了很多技法,有深刻浮雕与浅刻浮雕,以及圆雕的技法。应该是受到了明代嘉定朱氏竹刻的影响,或者说,他是在模仿学习朱氏竹刻的办法。
当然了,作者明显还没有完全学会。
因为这个作者在雕刻细节的时候,不自觉的用上了“薄地阳文”浅浮雕的办法。”
沈瑜用手指向竹刻人物:“大家看,人物面部与衣纹细节,这里就是典型的“薄地阳文”浅浮雕,这个技法应该是清朝吴之蟠最善用的技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