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什么都通知得明明白白,享受过沟渠加上水车的灌溉便利,经历过修路时规划、修路后出行运板车走夜路的方便后,到现在虽然还不知道暖房用处有多大,公田佃户们也知道,这都是在给他们自己做事,是官府管饭且自家能享受到好处的事,自然积极。

        县令们大多尚未意识到,百姓们愿意接近他们,更多的完全是因为薛瑜一手推动的利民工程,在东荆开始改变的最初,迅速而强有力地建立了整顿后的官府可靠的形象。

        信任虚无缥缈,却又无比重要。

        虽然没有人刻意向他们展示过荆州管理体系信任崩溃后的状态,但好的变化,还是能被观察到的。

        暖房的事刚开了个头,各县进度差不多,等到发现钱县令是县令们里最好说话的一个,来旁听和蹭问题的人就更多了。

        钱县令说得口干舌燥:“一个个来、一个个来,都别急。暖炕只要有钱粮买材料雇人,都能装上。集体暖房是育幼园和县里一起做的,两个村或者三个村一起建一个,优先女眷小孩,过去了都得住下做工……”

        暖房的想法,还是从去年鸣水工坊的各个工坊不熄火赶工供暖中脱胎产生的。流民们能活下来,没道理到了东荆还会再出现不时冻死人的情况。专门像后世那样给各家供暖成本太高,但以做工为基础的暖房,从弱势群体补助开始,同时提供走出家门的工作环境,完全是一举多得。

        薛瑜希望把多劳多得、用劳动换来收获的行为模式刻在所有人心里,但这不妨碍她出力保障民生。

        坐在对面围挡前,和育幼园学生代表们坐在一起的金娘子,远远看着自己丈夫被围着询问,掩口轻笑。她叫来自己带的婢子,“去与郎君说,衙门里要用的表格放在马车上,记得让人去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