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
公孙纪忧心忡忡,说道:“那袁绍肯定就会趁虚来犯,幽州恐将有失。”
公孙瓒不屑地说道:“阎柔竖子,胡儿奴也,谈何勇名?鲜於辅、鲜於银诸辈膏粱子弟,不过坐享祖荫,遂得显贵州中,实皆无用之徒,而至若苏仆延等胡儿,我之手下败将也,又有何畏?你且看着,当我军往攻之时,苏仆延等必望风而遁!”
公孙纪说道:“邹府君知兵,明公帐下之上将也,却为阎柔所败。明公,这阎柔怕非是浪得虚名。”
公孙瓒说道:“丹非我也!”顿了下,语气放缓,又说道,“且我今欲急攻阎柔、鲜於辅、苏仆延等,还有一层道理。”
公孙纪问道:“敢问明公,是何道理?”
公孙瓒说道:“阎柔诸虏,手下多胡骑,胡骑再多,如何能够守城?我军正该趁此机会,野战而将其击败。我闻之,鲜於辅等现下正在招募步卒兵士,如果拖延时日,等到他们手底下有了足够多的步卒,完全可以据城坚守的时候,我军在与之打,我虽仍不惧它,可未免就会费些力气了。”
军事角度讲,公孙瓒此言在理。
见公孙瓒已经决定不等待时机,要立刻出兵与阎柔等对战,公孙纪也就放弃,不再继续劝谏,问公孙瓒,说道:“明公所言甚是,那么纪敢问明公,今如进战,战策何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