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没有在中尉府任职,而同时又是荀贞的族侄,由他出面去与乐峻交往很合适。

        之所以荀贞让荀攸去与乐峻交往,却并非全因乐峻这个人的品xing,也是因为在乐峻的身边聚集了不少赵国的士子。

        魏、邯郸、乐三家各有一人名头最响,俨然是邯郸以至赵国年轻一代士子的领袖。魏氏是魏畅,聪明杰出,见微识著,少年时就有神童之名,故此年方二十三即得以为相府功曹。邯郸氏是邯郸相的长子邯郸荣,邯郸荣明察内敏,刚健敢行,邯郸相常对人说:“荣像我,振我家者必荣也。”乐氏则就是乐峻,乐峻守正持节,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想法,朋党亲族里如果有人犯错,他必直言不讳,当面指出,郡人把他比作本朝初年的苏纯。苏纯,字桓公,有高名,xing强切而持毁誉,士友咸惮之,至乃相谓曰:“见苏桓公,患其教责人,不见,又思之。”

        三人之中,魏畅以聪明颖秀出名,邯郸荣以行事刚健出名,乐峻则以cāo行高洁出名。

        三人品xing不同,与三人交好的朋友自也就不同,乐峻身边的友人多是郡中的节义之士。这些人可能没有什么出众的能力,可首先,令人尊敬,其次,要想得到好的名声也得礼敬他们。

        因此之故,荀贞叫荀攸去与乐峻交往。

        荀攸知荀贞之意,应道:“是。”

        荀贞笑对戏志才说道:“乐氏弱,魏氏不能为我所用。这么说来,也确实只有邯郸氏可用了。”

        “然也。”

        “可是,志才,邯郸氏虽不及魏氏之盛贵,其祖上亦历仕二千石,今邯郸相虽主动向我‘索官’,然其家势就真的能为我所用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