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臣们的争论很激烈,但最后拍板的还是赵孝文王,他认为廉颇老了,战法保守,难以战胜秦国。
他希望有一名将军去替换廉颇,能够一鼓作气,将秦军打得落花流水。
但这种进攻型战神,也只有秦国的白起才算得上,而赵国的将领,包括李牧在内,都是以防守著称。
赵孝成王考虑的人选,刚开始赵括并没有进入名单之中,毕竟他的名望和资历都略显不足!
赵孝成王还是想乐毅、田单等几位名将之中挑选一位,甚至想派人把李牧换回来取代廉颇。
但这些名将所见,与廉颇基本相同,赞同坚守,他们可没有把握击败秦国!
所以,他们根本不想冒险和秦国决战,就算是打赢了,于他们的官职和名望,并没有大的好处,却要冒着和廉颇翻脸成仇的风险,一旦失败了,那就是真正的身败名裂!
所以,这些名将都是支支吾吾,不赞同反守为攻,更不答应去替换廉颇。
赵孝成王一见没有人愿意替换廉颇的,也只能暂时搁置此事,继续让廉颇领军和秦军相持。
两国在长平的战争迁延日久,每天粮草的消耗都很大,赵孝成王心里着急,秦昭襄王更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