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要运粮食进镇可是个辛苦活,一家人天不亮就得出发、到镇上每个人都得累成狗,现在有这种人坐只要一铜币、货物不超过五百斤也只需要付一铜币的马车,可别提多省事。
威斯特姆镇上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上下客车站,不过进镇的农民目的地都是镇中大道的收购点,所以这些马车的终点站也都是镇中大道。
镇中大道南段、靠近城门方向,从126号到131号的门店,全是面向农户的收购点。
马车停稳,老农夫便招呼儿子下车,两人一块儿把挂在车厢外侧大铁钩上自家的几麻袋玉米卸下来,父子俩一块儿往收购点内搬。
农夫们卸货时,收购点附近的治安队员会走过来,站在马车不远处,虎视眈眈地盯着所有路过的人。
搁在以前,进镇卖粮食的农民会不会被人顺手牵羊偷走一麻袋玉米半袋子大豆啥的,并不归民兵们管;但现在吧,如果出现盗窃情况而抓不到小偷,那治安队全员都得扣奖金,这可没谁受得了。
老农夫的目标是126号门店农产品收购点,这处收购点的负责人是位性格爽朗的年轻男性文员,老农夫早前进镇缴税时和这位文员说过话,觉得这位文员是位好人,不会克扣他家玉米的斤两——这种事情在马库斯男爵的管家管事儿的时候,是很常见的,一百斤玉米上了人家的称,最多只有八十斤。
“八十四斤大豆,六铜币一斤,合共是五个银币零四个铜币。”老农夫家的货过了称,126号门店的文员便拿着个本子,快速地给老农夫父子算账,“322斤玉米,因为没脱粒、带着核,只能给你们算0.7个铜币一斤,合共是225个铜币,两个银币和25个铜币。”
“诶,玉米不脱粒的话价钱不一样吗?”老农夫吃惊地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