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段连续的人工搜索之后,“军饷舱”内就算还残留有值钱货,那也不会剩下多少了,没必要再派人潜水进入。
出水过程缓慢,三名潜水员先后从90水深处,根据潜水绳的深度标识,先上升至50米水深处等待。
一下上升近一半深度,然后再一次就能到水面?
不行!
90米至50米,是差了好几个大气压,但对潜水员们而言,其承受的实际压力其实差了才不到一半,肺和血管、细胞这些炸不了。
之后就是逐段停留、慢慢上浮,每隔一段慢慢等,严格按照潜水表的时间走,只能略多,不能少。
之前下水时,马丁-拜耳是三人中第一个下去的,上浮阶段特意等了等后边的两个伙计。
如果水下能说话,这三位每次都凑在同一深度等待时,估计都能聊聊天。
等半夜出水时,三个人直接同时被吊上上甲板。
夹板人员早就分组准备就绪,三人一出水,一分钟之内就将头盔、氧气瓶等全卸掉,然后将还穿着潜水服的三人送进了甲板上一侧的高压氧气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