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张楠在几个箱子里随意一翻,就找到条需要的银条,上头有“公甲”、“徐福记”、“如假包换”的记号。

        张楠对大伙道:“这就是条越南殖民时期的银条,徐福记是银条铸造出处的商标,这类带有商会或家族字号的银锭在清末民初很流行。

        也不用去查这个徐福记是在华夏还是越南,只要这个时间段、这个形制的银条,都归为安南货。

        錾刻铭文是当时为了保证银锭的质量,用签字画押的方式表示对经手的银锭负责。

        公甲是公估议定为甲等的意思,被议定为公甲的银锭成色都在九成七以上,至于如假包换谁都明白。”

        抛了抛手里的银条,顺便踢了一脚边上的箱子:“换成在两年前,要是有这样一两箱,那我们三个就能捞一笔,能蒙一棒子棒槌。现在……”

        瞄了一眼仓库,摇摇头:“太多了,没工夫去骗。”

        “怎么骗?”

        接触古董这一块多了,项伟荣也知道这里边到处是陷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