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对于印度最广大的贫民来说,花一笔小钱在某个乡镇的破电影院里待上半天看美女跳舞是他们最大的享受:电影时间要是太短,观众就会觉得没意思!

        印度电影制片商为了迎合大众这一需求,通过在电影中加入大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以增加片长,这也算业界良心啊!

        当然在摄影棚拍摄歌舞的成本很低也是原因之一,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印度电影的这种固定类型风格。

        因为点时间太长,印度电影院放电影时中场还会有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大部分人都会离场去柜台买零食、小吃。

        至于宝莱坞的导演们怎么拍、怎么改自己的剧本,张楠懒得管:印度文化部都介入了,可以宣传成印度电影进军世界的噱头,估计不会坑了自己的钱!

        过海关很快捷,印度文化部的工作人员早安排衔接好了,一改张楠对印度人办事邋遢的印象。

        “对了,你真要投资印度电影?”

        上车时面对妮可的疑问,张楠道:“珍妮都问了三回,你还来!就是个借口和掩护而已,再说还亏不了,亏了也无所谓。”

        真不大会亏,印度政府也不想华尔街资本来投资结果亏了,说出去不好听。而且印度人超级爱看电影,据说印度男人的手臂上多有伤痕,都是因为将手伸进电影院售票口的铁窗内被挤伤的!

        张楠准备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当初就拍得挺不错,这会提前了20年就看印度导演的水平,如果能有记忆中八成的水准,在美国上映不是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