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放呵呵一笑,道:“坊刻的书,加标点有何稀奇。”
老翁接道:“又《念奴娇·赋梅花》一首,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把断春消息。这一句,南北坊间刻本,多有错漏。有刻‘把动春消息’,有刻‘把断花消息’。此般差异,书中还有三五处。当下坊间辛词三十余版,唯此版最为工整。”
沈放心道,倒是小看了这店家,不想是个博学之人。笑道:“受教了,但即便如此,便以坊刻版比官刻版,加价百文足矣。”实际官刻版的书本,售卖反比坊间版便宜。但官刻版难得,市面之上,若有人兜售,还是官刻版为高。
老翁又道:“其三,这版出自善工坊,只印了六百一十二册。刚刚刊印完成,坊间走水,成书与版刻尽皆损毁。抢出来完好无损的,不过十余册,你手中便是其一。”
沈放哈哈一笑,道:“如此说来,八百五十钱,我还捡了大便宜,不亏不亏。”
走前两步,正待慷慨解囊,低头一扫,忽觉不对。自己站在书桌之前,桌上文字却是正对自己,老翁竟是在写倒书。
倒书在书法中实际是指字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倒行逆思。常人正写反字,多是炫技无聊。但诧异的是,老翁一面与他说话,一面落笔,笔迹竟是一丝阻滞不见。
书法乃是大道,讲究凝神静气。唐代虞世南练书,收视返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这老翁一看架势,便是出手不凡。写倒字,更需聚精会神。但与自己对话,何以不搁笔?难道真是卖弄?
再细看,桌上才不过一行半字。这老翁分明已经写了许久,为何才这一行半字,看桌上仅此一张纸,难道是适才换过了?纸上文字更是古怪,不但并不成句,而且字体也不一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