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人有点受宠若惊,用本地口音很重的普通话自我介绍,他们都是本地工程队的人。

        郑清心里还是很有数的,领着方蛰视察的时候,口中看似无意的说:“飞达集团的工作人员最近都在忙着员工培训的事情,负责人蒋女士,每周都会抽一天的时间来工地看看。质监部门的人更是直接住在工棚里,盯着质量问题不放。周末请吃饭你们的人都不去的,方蛰,你的手下很不好打交道啊。”

        方蛰心里有数了,淡淡道:“这才到哪啊?设备还没进场呢,等设备安装调试的时候,要求更为严格。飞达没有采购最先进的设备,就是考虑到地方上的需求。”

        谷黭

        “ibm的电脑在国内销量上并不高啊,这里的产品以出口为主?”郑清这话是有所指的,如果是出口为主的话,飞达这块能得到的重视更多,尽管现在已经很重视了。但是作为地方上来看,还是希望这个企业的产品是面向米国市场的。

        “ibm的个人笔记本电脑在米国也是高端产品,单单从价格上来看,竞争力并不强。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的压缩成本,争取在同等配置的情况下,价格上能有优势,争夺米国笔记本电脑的高端市场。至于国内市场,每年不敢多说,两三万台还能卖的动。”

        方蛰没有吹牛的意思,就是实话实说,这让郑清多少有点意外:“ibm在米国不是大牌子么?米国人不差钱吧?”没想到郑清对米国人也有刻板印象,方蛰笑着解释:“米国那边,笔记本电脑这一块呢,市场占有率最大的是戴尔。其次是日本和大员的品牌,飞达进入的比较晚,现阶段排在第四位。ibm的占有率还在后面,好像是第七位。米国确实很有钱,但米国人不是谁都有钱的,没有钱的人占绝大多数。”

        “那你花这么多钱收购这个品牌,不是很难回本?”郑清还真的不是很明白其中的关键。

        “这个品牌买下来,就没有打算做大做强,我要的是这件事情产生的影响力。首先是在股市上,飞达的股价,其次是飞达的自有品牌在米国市场的竞争力。ibm系列笔记本电脑,飞达最多保留一个系列,确保这个品牌的存在就行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