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自然的就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千方百计的留住投资商。

        大环境如此,政治权利为社会权利服务,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某些掌握社会权利的资本家就飘了,谋求得到更大的权利。这几乎是一种必然。

        厂区现在就是一个大工地,三层的办公楼已经封顶了,厂房已经建成,正在铺设线路中。下一阶段就是安装和调试设备,可以说这个速度已经非常快了,从决定投资到现在才多久?

        前方路边有几个人带着安全帽,蹲在地上对着施工设计图,方蛰下车上前去看看时,地上蹲着的三人抬头,其中一个居然是郑清。没想到,真的没想到,居然在这个地方遇见她。

        “老同学,你这是多不放心啊,来搞突然袭击啊?”郑清笑着站起,开口一番打趣。

        有的事情说起来是公事公办,但是郑清心里则不是那么想的。飞达能落地庐州,说是考察的结果,这话别人信,她肯定是不信的。要说条件,现在的庐州肯定不是条件最好的。隔壁的苏省沿江几个城市的条件,明显要优于庐州。你要说人才的话,就你庐州有名校么?真拿徽都的两所大学不当名校?

        只能说人家方蛰权衡之后,有同学关系在这边,在于地方对接时能更顺畅,这才是对比一切之后,各方面都差不多时,影响决定的微妙因素。

        越是这样,郑清就越不会在方蛰面前显得生分,必须牢牢的抓住同学这个身份。分寸把握好,工作上做好了,生活上大家是同学和朋友。这才能保证长期的合作。对于郑清而言,这份政绩落地之后,只要正式投产前不出错,她的前提就有保证了。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上面的领导对郑清的工作都是很满意的。方蛰这边,就更不能让他挑出刺来,所以郑清一直定期来工地看看,一个星期至少来两次。

        方蛰看看面前的三人,郑清之外的两个人不认识,看服装肯定是工程队的人,不是飞达的人。对此方蛰不动声色的笑着上前握手,先是郑清,轮到另外两人时,很客气的自我介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