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入冬之后,列国吃不到的豆制品,在李解治下,就根本不算个事儿,工地上天天拿豆腐当肉。
“这《大别山条约》一签,以后就没什么楚国衡山,只有大别山。”
李解抖了抖白纸黑字,有了这破烂玩意儿,除了楚国,谁都得认大别山以东地区,都是吴国的地盘。
实打实的那种,以后跟人互喷,甩出白纸黑字就是。
想他好歹也是吴威王所封王命猛男江阴子,又加封淮水伯,这吴国内部要是彻底嗝屁了,他这么个带忠臣,有这张小纸片儿,别的不敢说,江北淮南就是他的。
条约签订没有楚国,楚国不认,没关系,楚国只要没了,岂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再过个五六七八九年,谁还特么知道什么衡山,楚国人只怕一开口,也是大别山谁谁谁。
当年的衡山柏举斗氏,以后就是大别山斗氏,曾经的“负箭国士”,也是白白浪费了性命。
“主公,六十岁以上都赏五十斤蚕豆……可要分一分新旧老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