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说,就算他们是蜀军战士又能如何?他们最多二三十人,我们有一百人,相差数倍,必定能大获全胜。就算担心有埋伏,我们迅速撤回来就是了。
出来两天,一点收获也没有。如果这么好的机会都不抓住,下一次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来虎也不甘心。他反复权衡了一番,接受了杜白的意见,只是提出要留一手,以防万一。他将一百人分成两队,一队下岭劫船,一队留在岭上,准备接应。
杜白答应了,只是强烈要求他率领的十名板楯蛮战士全部参战。
来虎明白杜白的小心思,无非是想多分点战利品而已。他将几个什长召集起来,安排任务,出战的四什按照日常的训练,分左中右三组,左右两组各一什负责两翼包抄,中间一组两什负责正面突击,杜白领的一什板楯蛮也在中间这一组。
剩下的五什吴军士卒留守山岭,占据各个制高点,提供警戒和接应。
安排妥当,来虎与杜白一起下了山坡,借着土坡的掩护,向河滩摸去。
吴军士卒步调一致,战术动作标准,互相掩护,依次前进,悄无声息。杜白跟在后面,虽然有些不以为然,却也无话可说。与这样的对手作战,他没有任何把握。
事实上,出发之前,在大营进行磨合训练的时候,他就和来虎交过手,没占到任何便宜。
来虎等人花了近一刻,摸到了河滩上,离那些船工只剩下百步之遥。前面一片平坦,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来虎下令停止前进,命令部下调整体力,等两翼包抄到位,再全部出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