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恰逢其时,写了一点顺应潮流的东西……陛下,臣觉得朝廷应该引导读书人,真正去研究民生利病。诸如怎么修桥啊,怎么治水啊,经济是怎么运行的,教育是怎么推进的。臣还有个建议,就是借着明年改元的机会,大开恩科,选拔一些真正有用的人才……”

        不管柳淳说什么朱棣都点头,脸上的笑容从来没变过。

        “柳卿深谋远虑,朕都记下了……咱们君臣也别谈空话了,说点有用的吧!比如这一次,你赚了多少?”

        柳淳一口水差点喷出去,怪叫道“陛下,这么点小事,你还记着啊?”

        朱棣气乐了,“柳淳,跟你说,朕查了实录,知道你跟父皇怎么奏对的。所以,你惯用的那一套手段,到了我这里,就不管用了。朕单刀直入,只想听听你能赚多少钱?”

        朱棣的德行,简直欠揍加讨打,柳淳拿他半点主意也没有。

        既然要算,那就算算吧!

        其实朱棣算错了一件事……他觉得京城有百万人口,读书识字的,也就二三十万,不是每一个人都对国富论有兴趣,所以首批三万本是够用的,或许会少一点,可这样正好能制造热卖的氛围。

        可实际上朱棣算错了,大错特错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