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姐姐!我给你沏了大红袍,还有些如意饼,我一早烤的,也让人给你送去了,吃着怎么样?”

        进来的是个小姑娘,穿着身鹅黄的长裙,留着齐刘海,大眼睛小圆脸儿,肉嘟嘟的,长得很喜庆。

        和仪见是她进来,笑容真切了许多,连连点头,“尝了,滋味很好,谢谢我们小阿愿了。”

        或许是得了祝师兄的叮嘱,祝愿并没在这里多留,只抱了和仪一下,笑眯眯地蹭了蹭,就转身出去了。

        一直沉默着的林毓晴仔细看了她一下,注意到她手腕上也如和仪一般戴着一串珠子,坠着一个怪模怪样的铃铛,只是和仪那个是颇为古朴的藏银,而那名为阿愿的小姑娘戴着的是很鲜亮的朱红色。

        杜鹃看向和仪,抿抿唇,不知从何说起。

        林正允揽着妻子轻轻拍了拍,试探性地问:“……我听他们叫你‘晏晏’?”

        和仪也在看着他们,眼里带着些探究与好奇,闻言笑着点头:“是,师父一开始为我取名‘晏书’,后来因我体弱,一位世叔说这名字不够柔婉,取了一个‘仪’字。晏书就成了小名,朋友们喜欢这么叫我。……你们可以叫我阿仪,不过听起来好像在占人便宜,晏晏也好,阿书也好,我都可以。”

        杜鹃抹了一把眼泪,这位养尊处优几十年的贵夫人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流了自己一世的眼泪,此时对着女儿,又觉得眼睛酸涩,她艰难地张了张口,叫了一声“晏晏”,眼泪又止不住地流了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