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这时哥哥却说,“演奏哀乐,也没什么不妥。”
父亲并不说话,手上抚摸抚子的头发。不一会儿,乐器也都准备妥当了,哥哥在一边为筝调音。藤权介心里却很不愿意,向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哥哥,今天是怎么一回事呢?平常的时候,就算事事安排得适宜,也仍然有不少的牢骚与谩骂。唯独这个见所未见的女孩今天来了,就加以无限的宽容,真是怪事!父亲呢,虽然一直对自己很喜欢,近来却因为成年,而有些冷淡。印象中也从来没有现在这样的轻声细语,方才见父亲那种态度,宠爱得全然没有了章法。尽管平日里也决不吝啬这样可有可无的私宠,等到有朝一日放到别人的头上,才发现这种宠爱,完全成为了一种禁忌。原来宠爱只有放在特定一人的身上,才可以叫做宠爱。
这时候,帷幕外面三两下的筝音响了起来。那还是夏天的尾声,听到筝声的时候才意识到,院子里还有蝉在叫个不停。间杂此时的乐律,教人十分想要流泪。
藤权介将笛子横放到嘴边,只觉得此情此乐都很完美,不知道该怎样去合奏。吹了一会儿,觉得虽不至难听,却与中吕调难以相和,格外刺耳,渐渐不再吹奏。有一些侍从,因为闻乐思人,想到宇多内亲王在世抚琴的情形,不觉的泪都下到衣襟上来。
藤权介想,“这种嘴脸,真教人心酸。可我只觉得这乐曲哀伤,心里的难过一点也没有。要我做一番姿态出来,虽不是不可行,只是我不愿意那样做。”唯独把脑袋颔了下去,一动不动着,好像一本正经的样子。
抚子把脑袋放在父亲的膝盖上,依偎着父亲,眼睛大大地睁着,嘴巴上还留着浅浅的笑。只觉得曲子好听,毕竟还没有到触景生情的年纪。
藤权介见她这幅模样,倒不觉得像一开始那样令人讨厌。
时间长久以后,时常有一个人来拜访,所坐的牛车从西大门一直行驶到西之对的殿前。偶尔也独自骑马,穿朴素的衣服,拜访西面的对殿。
往往这个时候,下人之间的消息总是十分灵通,藤权介就询问若君,“那里来的是什么人?”
若君说,“好像是源大纳言的儿子呢。”藤权介心想,听说河源院的源氏家中,人丁向来稀少,那么这个人想必就是那个担任藏人头跟左中弁的人了。便问若君,“哥哥现在在哪一间房间里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