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经济有银行家们的配合,慢慢稳定下来。又因为局势的缓和,外地的物资能够顺利运进巴黎,民众的基本生活能够得到保障,情绪进一步平稳。
大家的目光不在局限于吃饱肚子,更多的聚焦到了即将举行的临时大选上来。
博诺是选举的大热门,除了他领导了这一次起义外,还因为所有的侯选人中,他的造势是最直接的——不管是站街还是宣传,博诺都把振兴经济,让民众生活得更富足挂在嘴边,而不单单说什么荣誉感之类的虚话套话。
这让民众对博诺的好感度猛增。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欧也妮也毫不犹豫的发动了她的金钱攻势,每一个投票给博诺的人,在把自己填好的选票悄悄给帕布洛安排好的人看过后,只要真的投进投票箱,都会得到一法郎的“润笔费”,这让博诺的得票遥遥领先。
当博诺成为了法国第一位民选总统的时候,他发表的就职感言,头一个感谢的就是欧也妮。话说的不是那么直白,可是感谢的心意还是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欧也妮这个当事人也不例外。
正坐在回索漠马车上的欧也妮,放下手里的报纸,如同那份感谢跟她没有什么关系一样,问艾莉米:“你真的要跟我一直呆在索漠吗,其实现在回坦贝尔街的府邸,也已经很安全了。”
“不,小姐。”艾莉米一脸坚定:“我要跟您一起去索漠,我觉得自己可以适应索漠的生活。”小姐都能适应,她有什么适应不了的?
欧也妮好心的没有提索漠是拿农的地盘,艾莉米在巴黎都不敢在拿农面前大声说话,真到了索漠的话,恐怕连自己的声音都找不到吧。
事实证明,欧也妮还是有先见之明的,艾莉米一看到来接她们的拿农,一下子就失了声,完全忘记她哪怕面对新当选的博诺总统,也神情自若,此时却跟一只小鹌鹑一样,缩在欧也妮身后,巴不得拿农看不到她的存在。
拿农也的确看不到艾莉米——只要有欧也妮在,她的眼里都看不到别人,哪怕葛朗台也站在旁边,拿农还是直接抱着欧也妮不撒手:“小姐,您终于回来了,您的房间我早就收拾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