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电视,还开灯做什么,费电。”舅妈顺手关了灯,上床躺着,缓解一天的疲惫,说起孩子们的学习,“雯雯数学不大成,斌斌上一年级的时候,一百以内的加减早就会了。你说咱们雯雯,上三年幼儿园,十以内的加减还有些懵。”
舅舅看着国际新闻,心不在焉的答一句,“才一年级,能看出什么,慢慢学就会了。”
“小浔也让人愁,作业总是抄斌斌的,上回升级考就倒数,明年就要升六年级了,这可考不上好初中。”
“小浔有点贪玩,跟我似的。”
舅妈笑,“还真是,外甥像舅。哎,小浔不像姐姐,要是像姐姐,学习上差不了。”
“我看斌斌有点像咱姐。”想到早逝的姐姐,舅舅叹口气。
“说到斌斌,我有事跟你商量。”电视屏的光映着舅妈晶亮的眼睛,“听芳姐说,县里有个补习班,是育英私立初中的老师办的,芳姐家的阳阳从五年级就读的这个补习班,今年一考就考上了育英。每个星期两天,星期六星期天,一次两百块。你说,要不要让斌斌跟小浔去读?”
“这么贵。”
“现在什么不贵,尤其学校。可要孩子有出息,哪家不是挤破脑袋送孩子读书。这补习还不算贵,育英一年学费就要一万五,其他学杂费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年得两万五。可就这样,也得考得上才行。要是成绩实在不行,就是二十五万,人家也不要。咱们村去年十来个孩子去考的,就芳姐家的阳阳跟前头良子哥家的飞飞考上了。想孩子们上个好学校,就得提前准备着。”舅妈做事向有章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