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易变!这是方明数次轮回才掌握到真理,面对百姓黔首,纵使每天施以恩惠也没用!甚至,一旦消减,却会遭到怨恨。
也正因为如此,王安石的变法才会失败。
一句‘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非与民治天下。’便可以为这次改革,乃至古代所有的失败改革做注脚。
与收买士大夫阶层相比,收买民心的代价实在太高,也太沉重了。
而只要与掌握天下舆论的士人联手,便可以轻易操纵民心舆论,从而形成所谓的‘大势’!
正是因为见到了这点,方明才觉得很开怀。
大理国小民贫,若是真的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那也便趁早绝了争霸天下的心思才好。
但现在,只要用皮鞭与砍刀,再加个科举、蒙荫之类的特权,便可软硬兼施,将士人阶层收服,从而整治出一百种大理代宋的‘天命论’来。
古代帝王豪杰一直在争夺的所谓‘民心’,其实全是地主豪强,与读书士子的‘民心’,与佃户黔首没有半点关系,这说起来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怎么样?童姥可愿为我完成这大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