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城市图书馆看起来比较老旧,三层楼外加一座院子,不过里面的藏书并不少,二楼的阅览室能坐一百个人,国内几乎主流的期刊和报纸都有。
两个小学生进到图书馆里面,果然是畅通无阻,根本没有人盘问,也不需要任何的证件,只有要借书出去的时候,才需要办理借阅证。
第一次进图书馆,胡铭晨还没打算办借阅证,他们先去阅览室,王慧雪见墙上摆放着一排图画书,就去拿来看,而胡铭晨则是对报架上的那些报纸产生了兴趣。
重生前胡铭晨没怎么看过报纸,没有养成那个爱好,也没有那个条件。就算是重生之后,到如今胡铭晨也没有好好的看过和买过报章杂志。
图书馆里面今天的人并不多,除了十来个退休老人在戴着老花镜看报纸之外,就三四个中学生模样的学生在阅读杂志。
胡铭晨在报架上拿了一夹子《光明日报》和一夹子《经济日报》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来翻阅。王慧雪拿了两本卡通杂志之后,也到胡铭晨的旁边坐下,两人各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通过看报纸,胡铭晨发现,外面世界的信息量太大了,不论是国内新闻还是国际新闻,都能有一个新的了解。
看着看着,《经济日报》上面的一篇文章引起了胡铭晨的浓厚兴趣,文章题目叫《以“取消福利分房,实现居民住宅货币化、私有化”来推动房产改革》。
为什么胡铭晨会感兴趣?他现在做的就和房地产有关嘛。他买地的目的就是为了卖,人家买去也是为了修房子卖。虽然胡铭晨知道凉城的地价房价在未来的十几年间翻了很多倍,有些地段甚至涨到普通老百姓难以问津的地步,可是他并不知晓这背后涨价的原因和政策因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