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电话的过程中,胡铭晨和罗冠聪都没有想出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不过胡铭晨在梳理前面罗冠聪给他发的所有关于国际市场的资料时,让他发现了一个问题。
在这封邮件里面,罗冠聪告诉胡铭晨,他们曾经接触过&的商业市场集团,一开始,这个&下属的商业市场集团对于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可是这家公司却也给鹏博电子除了一个难题,他们愿意与鹏博电子合作,帮助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但是要求鹏博电子这边的出货价降低一百美金。
当时对于&方面的这个无理要求,胡铭晨想也没想就给予拒绝。
虽然&是美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他下属的七个集团一年有一千多亿美金的营业额,但是胡铭晨也不能因为他规模大就屈服于对方的威势。
更何况,胡铭晨对于欧美市场采取的是想用的价格策略,一旦答应给&降价,那么对于其他客户也要跟着降价,否则就会引发剧烈的反弹,从而影响到正题的一个布局。
况且,降价一百美元,这个幅度也太大了,这基本上相当于产品利润的百分之四十到五十,一旦真的价格降了,那么鹏博电子的利润就会大幅度下滑,没有丰厚的利润,那么后面的那些研发投入就只能严重缩水。
此外,有关的价格,胡铭晨已经在新平发布会上公开说出去了,如果产品还没上市,就大幅调价,会让消费者误会于他们的质量出现了问题,如果没有出问题,干嘛要大幅度降价,从高端机走向中端机。
这是一环扣一环的,一旦某个地方出现了坡口,那么鹏博电子后面的发展战略就会受到深刻影响,甚至这种影响还会从国际市场反噬到国内市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