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什么呢?也只能这么说了,李邦彦恨不恨杨浩?是恨的,可恨能怎么样?一家老小都在人家手里控制着,如果不是杨浩保了自己一手,给了这么一个机会,只要有人落井下石,他李邦彦搞不好就是抄家灭族的结果,现在……算是不错了。
恨是恨的,可时间久了,心里也着实佩服这杨浩,小小年纪就有这份心机,尤其是了解的渐渐多了,才发现这杨浩是在布局天下。
想通这一点的那个晚上,李邦彦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彻夜难眠,他不敢相信这是杨浩想出来的,也不敢相信,这杨浩的心也太大了……
这个心态啊……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真要说起来,这徽钦高赵家三宝时期的官员们,多是这样的,不只是这李邦彦,张邦昌的,到了后面的秦桧,一个个都像极了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患者,或许这个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和他们一样,因为内心里怂了,才发作的更加厉害的吧。
郭京会不会死,其实李邦彦说不好,只是南面的密信说了天祚帝不会死在中京,为了杨浩的大计,他必须要忽悠郭京。
送走了郭京,整理了仪容,让府中人备车,要前往耶律大石的府邸,信中有说,要鼓动耶律大石推理新的辽朝皇帝,李邦彦明白,这是要让整个辽朝彻底的分裂了,至于能不能成功,他不清楚,但那边说了要他这么做,那他就必须去做,哪怕是会死。
李邦彦出行耶律大石府邸,杨浩也带着大批的车队和禁军护卫出了汴京城,直奔建康府。
外朝使臣死了,别管是怎么死的,这要是在辽金西夏或许不是什么大事,但在这大宋,尤其是那些老学究,十分讲究规矩的人眼里,这就是天大的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