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才一亮,陈山提着买好的早饭就去了王叔远在西安府的临时住当。可是才一进门,眼前的景象就让陈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因为此时的王叔远正在收拾东西。看着他这阵势,显然是打算要离去了。
陈山道:“师父,你这是要走了?”
见着陈山进来,王叔远也不觉得差异,道:“是啊陈兄。我来这西安府已经有些日子了。昨日碰着一个在西安游历的同水乡人,他说他今日就准备起身回浙江,我想着,正好跟他同路。也好有个伴。”
王叔远虽然收了陈山为徒,但是他并不觉得陈山的雕刻手艺弱于自己。所以陈山称他为师,而他则称陈山为兄。两人各论各的,也不冲突。
“同水乡人?”
“嗯,他是浙江人。和我一水相隔,回去正好同路。”王叔远解释着,又道:“陈兄,这几天我专门看了你给我的各种各样的木雕。无论是人物还是山川形貌,亦或是花草鱼兽飞禽。陈兄你的雕工都与我不相上下。”
陈山道:“师父你谦虚了。我的雕工我还是心中有数的,总觉得还是差了一线什么。”
“这我也已看出来了。用我们这一行的话来说,陈兄你的雕刻中缺少一股魂气。”
“魂气?”
王叔远解释道:“陈兄不知画龙点睛之故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