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牵一发而动全身啊!”孙承宗听着杨涟的话,不由叹了一口气。
“不知杨大人是否也为台州之事而来?”
“自是为此而来!”
“不是为了万民书所言之事?”孙承宗试探问道。
杨涟笑道:“呵呵,只有万民书,何来万民书中所言之事?圣上不看万民书,作为臣子,我也只会告诉圣上事关国体的。至于其他,就谁也不知道了。”
孙承宗听着杨涟的话,不由正整衣容,对杨涟恭敬的行了拱手礼。道:“杨大人高义。有杨大人如此体社稷之难的重臣坐镇京师,老夫也可以放心奔赴辽东了。”
杨涟回礼道:“无国何来杨某?家国社稷之前,什么都可以放下。对比起魏忠贤所做之事,还是台州百姓重要些。不过只可惜杨某乃是一介无用文人,不能像孙大人一样文可治邦,武可安天下。故此,辽东就拜托大人了!”
两位大明
中正之臣互相拱手行礼,心也跟着近了。
不过一天的时间,台州暴动不仅在京师卷起了风暴更让两名真正的臣子走在了一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