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十载,刘备做了一国之相,手下兵甲扩充至五千余,性情也更为温和,对内乐善好施,对外坚守不怠,得百姓称赞。
时平原相府上来了一位耄耋老者,刘备亲身做迎,关,张相随。
“赵太仆安好,学生有礼了。”刘备扶老者入正席,自己躬身立于侧,周全礼节。
“汝便是平原相刘备?”
赵歧,字台卿,当世经学大家,时任司隶朝廷太仆之职。
“在下刘备,字玄德。乃中山靖王之后,少时拜师卢公,今日得见台卿公深感荣幸。”其实这些话刘备已经说的十分厌烦,但他逢人必提,且不得不提,门庭二字在大汉远胜于功绩。
“中山靖王之后?嘶!汝之父是何人?”赵歧浑浊双目微微一张,皇家子嗣需做考究。
“刘弘!”刘备应答。
赵歧微微摇头,不识此人,又问道:“汝之大父呢?”
刘备略微紧张道:“刘雄。”
“可是东郡范县县令?”赵歧曾任九卿太常,掌管礼乐祭祀,对皇氏族谱研究的透彻,记得刘雄此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