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刘备上前行礼:“使君安康,吾姓刘名备,字玄德,乃是中山靖王之后,少时师从卢公,郑公。今日闻蛾贼之乱,不忍生灵涂炭,自募义兵三百,特来投效刘使君。”
刘备这套介绍大有深意,三言两语提高了自己的身价,闭口不谈织席贩履之事,与当日张安所听略有差异。
刘焉一听,双目一明,招募义兵张榜多时今日终于有了成效,且投来的还是一位汉室宗亲,刘焉面色大喜道:“中山靖王之后,那本官应当道一句贤侄,你有这份报国之心,我心甚慰。来人,给列位设座。”
“父亲,此人来路不明,不可轻信。”
陪坐的中年男子是刘焉的儿子,刘君朗生有四子,长子刘范,次子刘诞,三子刘瑁,四子刘璋。
范,诞,璋三个儿子都已举孝廉出仕,在朝中任官,唯有第三个儿子刘瑁才情实在拙劣,又无识时之明,刘焉怕这个儿子去了官场会被他人所害,所以一直留在身旁以侍孝道。
“瑁儿,不可胡言,玄德贤侄是来助我等平乱,怎可拒人于千里之外?”刘焉其实对这身份根本不看重,他想要的是义兵,求的是平乱的人才,至于这重身份也就是套个亲近罢了。
“父亲,汉室宗亲岂能由人冒领?皇家颜面何在?此人只是想攀附父亲,以求私欲罢了。”刘瑁自认为谏的是良言,开口便侃侃而谈。
“你这厮敢侮辱我家兄长?今日若是在校场,定让你尝一尝某家新铸的蛇矛!”张飞可不管这是什么场合,直言袒护兄长。
刘焉见到这莽人习性有些不喜,心道:汝还想杀吾儿不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