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昶态度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也确实是因为他被司马伦的智谋所折服了,以司马伦的年纪,就能如此地出类拨萃,假以时日,肯定会有更为非凡的表现,未来可期!
此次颖上之战后,诸葛诞大败而归,而驻守弋阳的诸葛诞的心腹大将吴纲也是独木难支,被迫放弃了弋阳,退往了寿春。
不过王昶并没有率兵追击,而是与司马伦进行了沟通,毕竟司马伦才是平定淮南叛乱的主帅,颖上之战也充分证明了他足以胜任此职,王昶没有主动地予以进军,就是在等候司马伦的命令,如果他擅自行事的话,反倒是容易破坏了司马伦的大计的。
司马伦看到王昶的书信之后,微微颔首,这个王昶果然是了不得,他已经看出司马伦用兵之道的非常了,所以就算在大好的局面之下,他都没有擅自进军,足可见此人的心细程度。
孺子可教也,司马伦当即给王昶回信,要他放弃弋阳,撤军回平春,驻守在荆州和淮南的交界处,等候命令。
在司马伦草拟书信的时候,傅嘏就在司马伦的身边,他看到书信的内容之时,十分地地诧异,按理说现在正应该是趁热打铁,两路大军继续挥师而进,不给诸葛诞苟延残喘的机会,迅速地进军寿春,解决掉淮南叛乱,收复淮南之地,稳定大局。
而司马伦此刻居然却是不进反退,这究竟是何用意?傅嘏都有些猜不透了,急问司马伦何故?
司马伦从容地将将书信写好,盖好了印鉴,又用火漆封了,将书信交给传讯兵,连夜送往弋阳。
然后司马伦下令道“各营人马立刻收拾行装,明日五更之时,拨营起寨,回师兖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