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司马伦不再追究他们的罪责,高扬立刻放松了下来,他本来就是一个健谈的人,而司马伦更是要求他实话实说,于是他有如竹筒倒豆子一般,把心里的话一鼓脑儿地说了出来。

        “将军,小的虽然位卑职低,但久在江边生活,时常遇到大雾,所以小的认为鹰嘴崖不该丢,此次鹰嘴崖失守在大雾之中,实在是可惜之至。”

        司马伦一听大喜,既然高扬敢这么说,那他肯定是有如何在大雾之中作战的法子的,这法子可是司马伦苦思也难解的,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一个小小的都伯,居然有破解敌人雾战的办法,还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司马伦立刻是问询了详情,高扬告诉司马伦,他的老家就在洞庭湖的边上,祖祖辈辈以打渔为生,为了生计,不管是晴天雾天,他们都要到湖上去打鱼。

        雾天的时候,为了不迷路,不和其他的渔船失去联系,渔家寻常会使用一种竹哨,在大雾弥漫的湖面经常地保持联系,只要竹哨一响,他们就可以听声辨位,并且通过哨音的长短来知悉具体的情况。

        同样的,只要蜀军当时能在鹰嘴崖的前沿阵地上安排一些哨兵,潜伏在一些魏军的必经之路上,一旦发现魏军接近,提前地用哨声示警的话,那山顶上的蜀军便可以发现魏军的踪迹,及早地进行应对,不会被魏军打一个措手不及了。

        司马伦闻听之后,眼前顿时为之一亮,这个办法好啊!

        司马伦想要破解魏军地趁雾攻击,最难的就是如何来掌握魏军的行踪,因为在大雾之中,你根本就不知道魏军什么时候出现在什么地方,如果真得有机会掌握魏军行踪的话,破解魏军的进攻,那也就不再是难事了。

        本来司马伦对此是一愁莫展的,但没想到无意中听到了两个下级军官的谈话,让他是豁然地开朗了,司马伦当即命人将这支军队的领军校尉给喊过来。

        这个校尉姓范,听到了司马伦的传唤,忙不迭地就跑了过来,一看高扬和陈三正立在司马伦的面前,立刻便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大概是司马伦巡视的时候,正好逮住高扬和陈三偷懒懈怠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