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那怕就是要面对阵容齐整,防御完备的蜀军,曹亮也不准备冒险进攻,其实曹亮打仗,虽然不排斥行奇弄险,但他更喜欢的谋定而后动,有备无患。

        对于曹亮来说,从不打无准备之战,从不打盲仗,也就是说在敌情未明的情况下,曹亮根本就不会出兵。

        这次魏军刚刚抵达了江陵,而蜀军也是刚刚从江陵撤退到了西陵,曹亮对西陵的情况,几乎是一无所知的,在情报方面完全是空白。

        按照先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曹亮是将江陵锁定为决战之地的,陆抗从武昌弃城而逃,就是奔着江陵而去的,而且江陵城是荆州的州治,囤积着大量的钱粮,陆抗此行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钱粮也必须要赶到江陵去。

        所以曹亮判断出陆抗的动机之后,便立刻果断地出手,在巴丘半渡而击,一举将吴军斩为了两断,令其首尾不能相顾,继而派水军封锁了长江,令陆抗望江而叹,虽江陵近在咫尺,却也是可望而不及也。

        如果不是姜维的搅局,曹亮的战术几乎是可以成功的,陆抗无法渡江,只能是在南岸徘徊,再度寻找渡江的时机,但魏军三路大军出击,根本就不给陆抗任何的机会,王濬的水军沿江拦截,石苞的步骑军穷追不舍,缺兵少粮的陆抗几乎到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地步。

        但姜维的适时出手,不但是拯救陆抗于命悬一线,而且彻底地扭转了荆西的格局,让战事朝着不可控的方向转变。

        姜维的入局原本也是在曹亮的意料之中的,毕竟在姜维调往永安之后,曹亮就多留了一个心眼,下令间军司的人多注意姜维的动作,时刻盯紧了,一旦姜维有任何的举动,都要及时地报上来。

        情报显示,姜维是在陇西之战结束之后,返回的成都,返回成都之后,姜维和宦官黄皓发生了激烈冲突,姜维甚至是公然地向蜀主刘禅请命,欲斩杀黄皓。

        只是因为刘禅对黄皓的私心回护,才使得姜维欲杀黄皓的计划落空了,所以姜维才不得不被迫离开了成都,避祸于永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