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鲜卑人可号称是有三十万骑兵的,如此数量庞大的敌人,那怕它就是睡着了,那也是一只打鼾的猛虎,邓艾在无法确保一击致命的情况下,就必须要做出打硬仗的准备。

        所以在战术布置中,邓艾决定采用兵分四路,由屯骑营和越骑营采用正面强攻,骁骑营和锐骑营从侧翼迂回的攻击方式,强行突破,尽可能地把鲜卑人的营地给搅乱了,把他们进行分割包围,让鲜卑人不知道并州军到底派来了多少的人马? 并在乱中致胜。

        邓艾有头脑,善奇谋,是一位真正的战术大师,鲜卑人人多势众? 但由于草料场的事故,如今已经深陷混乱的泥沼,就算拓跋力微凭借着个人的威望可以勉强地将各个部落收拢在一起? 但整个的鲜卑已经是人心离散,再也不可能挽回到当初的局面了。

        在这种情况下,并州军采用偷袭的手段? 是一种最为有效的进攻方式? 可以把混乱的局势搅得更浑? 这样并州军就可以轻易地浑水摸鱼了。

        邓艾在这方面,可是算得上高手了? 他制定的这个多路奇袭的计划? 正是可以直指鲜卑人的要害,从而达到以少胜多? 以弱克敌的作用。

        在并州军出发的时候,鲜卑人还没有发生叛逃事件? 一直到三更左右的时候? 这些鲜卑部落就如同是商量好了的一般? 集体叛逃? 宇文部和段部逃往了东方,而其他的部落则是逃向了北方,拓跋部的军队则连夜急追,这必然会导致了盛乐的空虚,以至于并州军冲入盛乐之后,遭遇到的抵抗都是零星的微弱的。

        并州军的四大骑兵营就如同是四柄利剑,轻易地就戳穿了鲜卑人的防线,如入无人之境。

        起初并州军还以为鲜卑人睡得太死,遭遇到敌袭都没有清醒过来,直到他们冲入进去,发现了大量的空营,这才意识到鲜卑人的主力部队不见踪影。

        难道是鲜卑人已经发现并州军的偷袭意图,故意设下了埋伏吗?但看着也不太像,毕竟并州军都快把盛乐的营地给犁了一遍了,那些所谓的伏兵还没有出现,难道要等并州军将盛乐横扫完毕之后,他们才会现身吗?

        后来并州军捉了几个俘虏,询问了一下,才知道真实的详情,原来如此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