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亮当时就懵了,不是说麒麟山上没有伏兵吗?那这雷鸣般的呐喊声又是什么?

        这次偷袭,司马亮最大的倚仗还是欺负邓艾的中军营只有五千的人马,魏军的其他各营距离中军营都比较远,就算有紧急的情况,往来救援,也需要些时间,所以司马亮才有恃无恐,那怕他一击不中,也完全有机会再返回潼关的。

        但麒麟山上有伏兵的话,那就得另当别论了,毕竟麒麟山和魏军的中军营地近在咫尺,一旦伏兵尽出,司马亮的退路顷刻间就被截断了,没有了退路,司马亮无论如何也无法再返回潼关。

        而魏军的各路人马,也会很快地聚集过来,到那时,司马亮就宛如是瓮中之鳖一般,任人宰割了。

        所以,司马亮在发起偷袭之前,确实是反复地确认过麒麟山上没有任何的伏兵,他才动了出击的心思,否则的话,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啊!

        可是司马亮的失误恰恰地就出现在这里,此时此刻,他才惊觉,麒麟山上不仅有伏兵,而且看这声势,数量还不少,恐怕司马亮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邓艾究竟是如何做到藏兵于山的,而且隐藏如此之严,时间如此之长,这简直就是令人匪夷所思啊!

        先前发现邓艾从地道之中逃跑,司马亮最多只是表现出了失望,一种无功而返的失望,邓艾跑了,司马亮最多是出击失手了,他还可以再退回潼关去,继续维持目前的局面,但是麒麟山的伏兵一出,司马亮便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绝望,因为此刻他已经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晋军一看到魏军伏兵尽出,顿时便个个惊慌失措,黑暗之中,只听得呐喊声如雷鸣一般,也不知道麒麟山上究竟埋伏着多少的兵马,他们根本就无心恋战,只能是抱头鼠窜,恨不得能生出两只翅膀来,一下子飞回到潼关城去。

        可魏军根本就不给他们逃跑的机会,从山上冲下来的魏军就如同是决堤的洪水一般,急流涌进,直接地横切下来,将晋军的队伍拦腰截为了两断,首尾难以相顾。

        黑暗之中,双方展开了厮杀,由于双方的阵型早就被冲乱了,所以完全地陷入到了一片的混乱之中,兵不见将,将不见兵,甚至是敌我难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