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剧变的消息也很快地传到了洛阳,并州军的文官武将听闻到司马昭篡魏立晋的消息,一个个义愤填膺,痛斥着司马昭的篡逆之举,但私底下,却是兴奋无比,因为他们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临来了。

        攻下洛阳之后,裴秀等人便上书曹亮,请求曹亮承继大统君临天下,这个请求原本也不没什么大问题,毕竟曹髦的皇帝之位不是正统的,明帝的正统接班人是曹芳,而曹芳已经被司马师给废掉了,然后才立了曹髦,僭越为帝。

        而曹髦的天子之位,并州方面是从来也没有正式地承认过的,曹亮当年还发布过讨伐檄文,对司马师的叛逆之举进行过声讨,如果这个时候曹亮拒绝承认曹髦的合法帝位,自己取而代之的话,那也是说得通的。

        但曹亮却断然地拒绝了裴秀等人的请求,认为虽然并州方面没有承认过曹髦的合法帝位,但也不等于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篡权自立,毕竟曹髦还是曹丕的孙子,也是曹氏宗族之人,尽管他是司马师所立的,但血统上来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曹亮不可能曹髦还在位的时候就废除其帝号,自己来当这个皇帝,如果曹亮真这么干了,不被天下人骂死才怪。

        可现在曹髦死了,司马昭也没有重新立其他的曹家宗室子弟为帝,而是篡魏自立,就连国号都被他篡改了,如果曹亮这个时候还继续抱着不称帝的原则,那么他就得向司马昭称臣了,奉司马氏为主,这恐怕是并州军任何将士都不可能答应的,曹亮身为宗室之人,更不可能认贼为帝,他必须要重新竖立起大魏的旗号,这些叛国逆贼战斗到底。

        国不可一日无君,天子曹髦己然被害,那么大魏国已经没有了君主,就必须赶紧地另立新君,当初曹亮所言天子一日在位,他一日不称帝,现如今,天子不在了,阻碍曹亮称帝的人没有了,曹亮登基为帝,俨然已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无疑让众人极为地高兴,都纷纷去找裴秀,毕竟裴秀可是曹亮称帝的积极拥护者,大家都希望这次裴秀可以继续出头,大家联名上书,劝说曹亮登基称帝。

        不过裴秀这次却不敢再莽撞了,上次他兴冲冲地上书,结果遭到了曹亮的一顿训斥,搞了一个灰头土脸,好不狼狈。

        这次虽然是形势大好,但裴秀可比先前要谨慎的多了,他估摸着,以曹亮的脾气,如果这次他还是像上次那样冒冒失失地进谏的话,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