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无奈,他深知司马师决定了的事,那几乎是无可更正的,哎,他也只能心底里暗暗地道声遗憾了。
司马昭最大的心愿,就是手刃曹亮这个仇敌,如果当初不是他掳走王元姬,何致于让他们夫妻反目,最终导致王元姬自缢身亡,论及罪魁祸首,那肯定是曹亮无疑。
司马昭对曹亮是恨意滔天,如果能亲自打败曹亮,将其手刃,也算是为王元姬报仇血恨了。
这次出征冀州,无疑让司马昭看到了报仇的希望,所以他才会如此积极主动地请缨出征,可司马师不同意,他也是没有办法,只得道“兄长如果能有机会生擒曹亮,还请兄长能将他带回洛阳,交给小弟发落如何?”
司马昭的心思,司马师焉能不明白,但越是如此,司马师越不敢将兵权交给司马昭,一个被仇恨蒙蔽了心智的人,往往行事会变得极端起来,利令智昏,做出许多不明智的事,很可能会导致糟糕的后果。
若论仇恨,有谁能比司马师跟曹亮的仇深,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夺女之怨,司马师都占尽了,这仇恨比天高比海深,当初司马师都恨不得把曹亮剥皮抽筋,也能泄心头之忿。
但真正坐到如今这个位子上,司马师才大彻大悟,所谓的仇恨,也不过是浮云罢了,司马懿曾经反复地告诫他,小不忍则乱大谋,真正的男人要胸怀天下,而不是鼠肚鸡肠地记住那些恩恩怨怨,否则的话,一辈子难成大事。
现在的司马师不能说已经放下了这些恩怨,但最起码不会被这些恩怨蒙蔽自己的心智,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能理性地去判断,决不会是为了复仇而打仗。
司马师笑了笑,道“好,如果真得擒住曹亮,为兄一定会交给你发落的。”
司马昭喜道“多谢兄长。不过兄真得不想手刃他吗,一报当年的夺妻之恨,了结这段恩怨吗?”想想他们哥俩也算是难兄难弟了,这么多年来,他们可都被曹亮给欺侮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