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让杨弘奇怪的是,兖州距离平阿,那怎么也有五六百里的距离吧,淮南军在兖州布置了相多的耳目眼线,怎么像司马军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事先竟然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这些细作难道是吃干饭的吗?还是被人家一锅端了?

        不过想想也是不可能的,战争之中,双方互派间谍渗透到对方地境,那绝不是一路两路的人,而是在各个渠道上都有人,那怕某几条渠道被破坏,其他渠道也总会有漏网之鱼的,不可能司马军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做到天衣无缝,悄无声息。

        其实杨弘不知道的是,此刻淮南军的眼线跟在司马大军的屁股后面,个个一脸的悲催。此刻他们距离平阿城已经是不远了,但是前面隔着密密麻麻的司马大军,这消息根本就没有机会传递出去啊!

        扬弘也顾不上考虑的太多,毕竟此刻他们所处的局面还是相当的危险,一旦被司马军所包围,他们就连想走的机会也没有了。

        此刻的晨雾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帮助,杨弘趁着雾气未散之际,一鼓作气地跑到了淮河边上。

        不过到了渡口上,杨弘才有些傻眼,这个渡口是平阿前往寿春的最大的一个渡口,但最多也只有十来条渡船,而且恰逢年节之时,这些渡船大部分地停止了摆渡,渡船虽然停靠在这儿,但船家和水手却是不知所踪。

        淮南军到是不管不顾,一窝蜂地冲向了那十几艘渡船,恨不得都跳到船上去,不过杨弘很快发现,那怕这些渡船全部装满了人,那也装不下多少啊,尽管这些渡船可以往来于淮河两岸进行摆渡,但时间紧迫,聚集在渡口上的两三千人根本就没有时间来等待,身后的追兵估计很快就会杀到。

        越是这种情况,场面就越发地混乱,为了能爬上渡船,许多人连杨弘的命令都不听了,对杨弘要求按顺序排队上船的命令置若罔闻,甚至为了抢夺一个上船的名额,这些淮南兵不惜大打出手,局面完全地失了控。

        搞到最后,连杨弘自己都没有一个位置了。这个时候,还是忠于杨弘的亲兵强行的登上了一艘渡船,将一些普通的士兵赶下船去,给杨弘等人腾出了几个位置,上了渡船。

        此刻渡口上已经是乱成了一窝粥,那怕杨弘再三下令貤是无人听从了,杨弘无奈,也只好下令划船起航,自己先逃命要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