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曹爽迫不得己的决定,用一个中护军的职位,来换取司马懿态度软化。

        中护军的位置相当的重要,如果司马师能够就任这一职务的话,势必将对曹爽一系掌控的如铁桶一般的中军体系形成冲击。

        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司马懿很快就答应了曹爽的条件,不再阻挠其出兵,毕竟曹爽出兵,胜负未分,而中护军的位置,却是确切的实惠,在这一点上,司马懿当然是权衡得清楚的。

        司马师也敏锐地觉得,这一次曹爽离京,必然会带走大批的心腹,如此一来,洛阳城中空虚,如要他们司马家趁机在洛阳城中举事的话,想必也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那知司马懿竟然是轻轻地摇了摇头,道:“遇速则不达,如果事成,我们司马家便可以执掌天下,但如果事败的话,那便是三族尽诛,无一人可以幸免。所以,起事之事,若非有十分把握,绝不可以轻动。”

        本来司马师脸上露出了一些兴奋之色,但听了司马懿的话,神色不免又黯淡了下来,心有不甘地话:“如果此役曹爽挟胜而归,再想要对付他,恐怕极为地不易了,父亲为何不敢放手一搏,趁着这次的机会,执掌天下?”

        司马懿摇摇头,道:“你能想到的,曹爽未必不会想到,就算曹爽想不到,他手下的那些未必不会想到。诚然,以我们现在的能力,拿下洛阳城并不太难,但真正的考验,却是将来如何面对曹爽的反扑,如今的天下,早已不是曹操当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那个时期了,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所以在条件没有完全成熟之前,绝不可以轻举妄动。”

        司马师虽然心底里还有一些别的想法,但这个时候,他也只能是遵从于司马懿的命令。

        谋定才会后动,是司马懿的一生做事的风格,他从来不做任何没有把握的事,而且往往是必须达到十成把握的时候,才会动手,他虑事甚周,但凡有一丝的隐忧,都不会轻举妄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