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辆配备式投石车,则完全没有这个担忧,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布置。
庄丁们推着手推小车运送石弹。
以前投石机所用的石头大多为不规则的块状,多为就地取材,优点在于方便快捷,但缺点也是显然易见的。
每次投掷的石块形状不一,大小不一,重量也就难以把握,射击的精度自然很难控制,抛出去的石块能不能砸中目标,除了依靠炮手的经验之外,更多的是一种运气。
运气好,一炮命中,运气不好,连投十几弹,边都挨不着。
曹亮主动地提出将石块凿成直径相等的圆球状,如此一来,每次投掷出去的石弹,分量都是相同的,这样就便于炮手进行操作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射击效果。
而且球状的物体飞行轨迹最为理想,空气阻力也最小,和不规则的石块比起来,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
当然,制作石弹可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程,一个石匠劳作一天,恐怕也只能凿造出三五个石弹来,而且这还是粗加工的,如果追求细致的纹路和完美的球体,恐怕一天连一个都造不出来。
有人就觉得制作石弹太过浪费了,石块也罢,石弹也罢,终归是扔出去砸人砸墙的,球状的石弹倒是美观好看,但制作起来费时费力,效率似乎差点。
但曹亮却坚持自己的做法,尽管制作石弹要费力一些,但对于提升投石车的射击精度,却是大有益处,比如说使用石块的话,十炮中一,而使用石弹的话,最起码也能达到三炮中一,攻击效率完全可以弥补制作效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