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到往事,大公子姬伯是懊悔不已,思绪也开始飘离。
记忆回溯到十一年之前,郑桓公仍未是司徒,而晋文侯姬仇还在外流浪,并未成为诸侯霸主,卫扬依旧是以前那位不学无术的卫扬,现在的他还并未穿越过来,正蜗居在十平米的家中疯狂赶稿。
周宣王四十六年,周宣王去世,他的儿子、郑桓公的侄子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
而在周幽王继位的三年前,晋国的晋穆侯去世,晋文侯姬仇的叔父晋殇叔篡夺君位,晋文侯不得已便逃到郑国避难。
郑桓公与晋穆侯是好友,经常谈论天下大事,侄子姬仇前来投靠,自然款待有佳。
而在周幽王继位一年后,晋文侯便回到晋国,夺回了自己的君位。
而后两年,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兵败,献出褒姒乞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后,无比宠爱,每天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还重用奸臣虢石父,加重了对百姓的剥削,百姓极为怨恨,诸侯们也认为周幽王是昏庸之君,心中早已不将周天子当作一位贤明的君主。
郑桓公是聪明人,他屡次劝谏自己的侄子周幽王无果,料到终有一日,周王室会毁在周幽王的手中,于是便开始找寻自己的退路。
在找寻自己退路的过程中,将年轻的长子郑掘突派往晋国作为质子,因为郑桓公与晋文侯交好,郑、晋结盟后,晋文侯也并未对身为质子的郑掘突冷漠,而是让自己的大儿子姬伯与郑掘突一同,可谓是所有质子中待遇最高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